
廣州新材料化工廢水處理方案設計
閱讀量:- 發表時間:2020-07-06
本項目為廣州新材料化工廢水處理工程,廣州某新材料化工有限公司年產1,3-丙二醇(PDO)5萬噸。生產上的廢水包括發酵污水、膜過濾污水、多效蒸發污水、精餾污水、地面沖洗水、循環水污水、生活污水、初期雨水等,廢水種類多、性質不一,主要污染物指標為COD、總磷、總氮等,廢水污染物濃度高,高濃度廢水COD可高達25000mg/L,若不經處理直接對外排放,將對周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
根據建設單位的要求,廣州新材料化工廢水處理工程的污水處理站按5萬t/a PDO產能,每天污水排放量上限1200m3/d設計。經計算,每天最大需處理的COD總量為:14400kg。
廣州新材料化工廢水處理工程具有以下特點:
1、廢水排水時間不定,導致污水濃度波動幅度大,水量水質不均衡,給污水的生化處理穩定性帶來難度;
2、生產廢水主要為發酵污水與膜過濾污水,水量占比大,污染物濃度高,特別是有機膜濃液,是水中有機污染物的主要來源,好在廢水成分均屬于可生化降解物質,可直接進行生化處理;
3、水中總氮主要是以培養基殘留、蛋白等蛋白質形式存在的氮素,蛋白氮不溶于水,采用混凝沉淀或混凝氣浮的方式即可去除;
4、多效蒸發單元每周會排放一股大量的酸堿洗液,為避免瞬發大量的酸堿廢水對污水站影響,需對其進行單獨收集再逐步與其它廢水混合處理;
5、擁有部分低濃度的生活污水、初期雨水、地面沖洗水、循環水污水等對高濃度廢水進行稀釋,還能一定程度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
廣州新材料化工廢水處理工程主要采用“調節池+反應池+氣浮池+厭氧調節池+復合厭氧UASB反應器+AO+二沉池”處理工藝,該工藝具有處理效率高、投資低、運行費用低、運行穩定等優點,可確保出水穩定,長期達到排放標準。
廢水來源及水量水質具體如下表:
表1 廢水設計水質一覽表
排放 單元 | 排水量(t/d) | CODcr(mg/l) | pH (mg/l) | 總氮(mg/l) | 總磷(mg/l) | 氨氮(mg/l) |
發酵罐污水 | 309 | 800 | 6~8 | 10 | 1.5 | 1.5 |
膜過濾污水 | 600 | 21391 | 6~8 | 931 | 246 | 85 |
多效蒸發污水 | 50 | 2660 | 10.63 | 74.1 | 115 | 3.84 |
精餾污水 | 91 | 5086 | 7~9 | 74 | 1.5 | 3.9 |
生活污水、初期雨水、地面沖洗水 | 50 | 1500 | 6.5~8 | - | - | - |
循環水污水 | 50 | 300~500 | 6.5~8 | - | - | - |
設計進水 | 1200 | 12000 | 6~10 | 500 | 150 | 50 |
根據該公司及當地環保要求,本工程處理后的污水排放指標符合《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GB/T 31962-2015)B級標準限值及《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三級標準限值,即:
表2 廢水設計水質一覽表
序號 | 污染物 | 單位 | 排放標準 |
1 | pH | — | 6~9 |
2 | COD | mg/L | ≤500 |
3 | BOD5 | mg/L | ≤300 |
4 | SS | mg/L | ≤150 |
5 | TN | mg/L | ≤60 |
6 | TP | mg/L | ≤6 |
7 | NH3-N | mg/L | ≤40 |
8 | 硫化物 | mg/L | ≤1 |
9 | 石油類 | 倍 | ≤10 |
根據廣州新材料化工廢水處理工程的現狀和漓源環保實驗分析結果,漓源環保提出如下設計思路:
污水站預處理采用“混凝氣浮”工藝去除廢水的總氮、總磷及懸浮物,對COD、BOD也具有一定效果,不僅降低了后續生化系統的處理負荷,同時可以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氣浮采用“平流離子氣浮”,具有獨特的溶氣和離子氣泡技術,固液分離效果更好;
生物系統采用“復合厭氧UASB+AO”工藝,COD在復合厭氧反應器得到充分的降解,配合好氧使出水水質穩定達標排放。廢水在UASB中同時將廢水中的有機氮轉化為氨氮,再經兩級AO使其轉化為氮氣脫出,有利于廢水中總氮的去除。
調節池+反應池+氣浮池+厭氧調節池+復合厭氧UASB反應器+AO+二沉池
廣州新材料化工廢水處理工程的酸堿廢水由酸堿廢水調節池收集,逐步達到調節池與綜合廢水混合,廢水在調節池調節水量水質后用泵將污水提升至反應池,投加酸液或堿液將廢水pH調至偏堿性,再投加絮凝劑、混凝劑反應形成絮體,氣浮池在一定的壓力下獲得大量微細氣泡,迅速粘附于、經混凝反應的絮體、水中流動顆粒、乳化油等,絮體造成比重小的狀態而迅浮于水面,從而獲得固液分離,出水自流到厭氧調節池。
厭氧調節池配有蒸氣加熱系統,將廢水調節至適宜的溫度后由提升泵提升進入UASB反應池,利用顆粒污泥進行降解,并在產甲烷菌作用下,分解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機物,從而去除大部分的有機污染物,降低后續好氧處理的有機負荷。
廢水在厭氧反應器中與厭氧顆粒污泥得以充分接觸,經三相分離器分離后的厭氧消化液在出水時進行分流,含有厭氧系統污泥的廢水分流至厭氧調節池,并回流至UASB內部系統,另一部分廢水進入A/O工藝。
A/O工藝由缺氧及好氧單元組成,由于污泥回流的影響,缺氧池和好氧池中均含有硝酸氮。在缺氧池中,反硝化菌利用原水中有機碳將回流混合液中的硝酸氮還原。缺氧池的出水進入好氧池,在好氧池中發生含碳有機物的氧化降解,同時進行含氮有機物的硝化反應,使有機氮和氨氮轉化為硝酸氮。好氧池的處理出水又回流到缺氧池,廢水中的硝酸氮進一步被還原為氮氣,降低了出水中的總氮量,提高了污泥的沉降性能。好氧池出水經沉淀后即可達標排放。
初沉池污泥泵入物化污泥池,二沉池污泥由泵一部分回流到缺氧池,一部分則到生化污泥池。污泥在污泥池進行濃縮,濃縮后輸送到板框壓濾機脫水后外運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