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水來源包括:酯化反應釜生產廢水、抽真空排水,水洗工序生產廢水、設備車間及地面等清洗廢水。
部分酯化廢水往往還參雜有精餾工序廢水,里面含有較高濃度的鹽分,如不提前處理酸堿度以及鹽分,后續生化處理將難進行運作。酯化廢水屬高濃度有機廢水,大部分污染物都是以可溶性有機物形態存在,采用單一方法處理效果不理想,須進行綜合治理。
原料以醇、酸居多,可生化性較好,但合成的物質為酯類高分子聚合物,其聚合物含量一般都較高;導致廢水處理難度大。聚合物的濃度對生物降解速率有較大影響,酯化廢水處理工程設計或施工前,應對廢水進行取樣化驗和試驗,才能設計和建造一套切實可行的廢水處理樣板工程。
廢水中大部分污染物都是以可溶性有機物形態存在,除常規預處理外,可增加鐵碳微電解、水解酸化等預處理,對廢水中的大分子進行斷鏈處理,改善污水的可生化性,降低污水中難降解有機成分的濃度和性狀;同時去除廢水中高分子有機物及膠體、油類等污染物,然后再進行生化處理。采用生化為主的處理工藝流程,對于大部分難降解有機污水需要較長停留時間才能降解,但工程投資和運行成本比純物化工藝低,安全性和穩定性更高。
能否選擇對的廢水處理工藝及方法,決定了前期的基建成本、后期的運行維護以及處理系統的穩定和出水效果。針對酯化廢水處理,常采用稀釋、物化、生物處理和深度處理多個步驟。若排放標準要求高,還需根據處理程度選取是否需要膜處理,對廢水進行減排或實現零排放。
(1)稀釋
可采取用生活污水稀釋、混合處理,生活污水加入提高了廢水的生化性,有效結合廢水各自的特點,降低高濃度污水對微生物的抑制和毒害作用,同時還可以補充污水中的營養物質,降低了廢水生化處理的難度。
(2)物化
酯化廢水一般酸性強,水中含有的有機物濃度高、多為溶性的有機物,此外還含有高分子中間體和部分脂類有機物。因此,需要多考慮采用其他方法配合混凝沉淀工藝進行處理,如化學氧化法、鐵碳微電解法,臭氧催化氧化等;可對廢水中大分子、環狀有機物起到開環斷鏈的作用,改變水質成分,去除廢水中的毒害物質,大大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為生化處理做準備。
(3)生化處理
經過稀釋物化等預處理后酯化廢水COD濃度仍然較高,針對廢水中有機物的去除,處理工藝主要以生物法為主,可降解許多物質包括COD、BOD以及其他有機物等。該廢水采用生化處理,具有基建成本低,投資效益高等特點。
增塑劑廢水生化處理主體工藝多以“厭氧+好氧”的組合工藝為主,厭氧的功能是將廢水中的有機物通過微生物代謝分解,轉化為甲烷、二氧化碳,實現去除有機物的目的。厭氧出水后CODcr降低明顯,降低后續處理工藝負荷,有利于后續反應的進行。厭氧后端再配合好氧工藝低負荷處理確保出水有機物達標。好氧段采用較多 的是多級接觸氧化法,主要是在有氧條件下,好氧微生物降解厭氧后殘留的小分子有機物。廢水經生化處理后COD一般可降低至100mg/l一下,若排放標準要求高,還需進行深度處理,采用催化氧化或膜分離技術進一步處理。
廢水中缺乏微生物必須的營養元素,如氮、磷,以及微量元素,設計考慮投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