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酐裝置在生產過程中以及回收富馬酸的過程會排放出一定的工藝廢水,此外,順酐在廢氣處理過程中亦會產生部分噴淋洗滌水。
順酐在水中會發生快速水解,以順酸的形式存在廢水中,其排放廢水主要成分為順丁烯二酸、富馬酸、乙酸、丙烯酸、正丁烷、鄰苯二甲酸二丁酯/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DBP/DIBE)等,導致廢水成分復雜,有機物濃度高,pH值呈強酸性,處理難度大。
順酐廢水的主要處理難點在于作為主要溶劑的DBP/DIBE帶有苯環,且水中含有微量的二甲苯,苯系物可生化性均較差,且帶有一定的生物毒性,對微生物抑制作用明顯。同時,順酐廢水高濃度的COD對微生物亦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順酐廢水呈強酸性亦是處理的難點之一,強酸會對設備材料造成腐蝕,若直接采用堿液去中和消耗量又巨大,投加過量的堿后,廢水鹽度上升,生化效率下降,廢水經中和后,生化堿度過高,導致設備結晶結構,出水pH過高。
目前對順酐廢水的處理一般先以物化法對其進行預處理,順酐廢水采用的物化法一般以深度氧化工藝為主,氧化法特別是臭氧催化氧化能夠對順酐廢水中的DBP/DIBE具有較好的降解效果。
另外,采用鐵碳微電解工藝作為順酐廢水預處理亦較有利,鐵碳微電解能對苯環起到開環斷鏈,提高廢水可生化性的效果。順酐廢水中的有機酸能夠與鐵碳填料反應生成Fe2+,再與過氧化氫反應對水中有機物進行降解,在去除COD的同時消耗一部分的有機酸,從而減少堿的投加量。
生化處理工藝以“厭氧+好氧”為主。經過物化處理的順酐廢水基本可利用微生物對其進行降解,但降解速率相比其它廢水仍較低,因此,對于菌種的選擇與馴化,是順酐廢水生化處理的重點。
漓源環保建議在厭氧段選用UASB厭氧反應器。厭氧段對順酐廢水的降解較為困難,由于鄰苯二甲酸酯會附在厭氧污泥中,對厭氧菌產生抑制作用,造成反應器產氣小的現象,因此適宜選用系統抗沖擊負荷性能更高的UASB深度厭氧系統,一方面對反應器內高濃度的污泥使有機物降解速率更高,另一方面將大部分鄰苯二甲酸酯降解為單酯及酸,為后續好氧系統做準備,厭氧出水配合好氧對順酐廢水中的剩余有機物進一步降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后即可達標排放。
此外,漓源環保針對高濃度順酐廢水處理,開創研發出營養投配系統、厭氧循環系統,可保證酸性廢水適當調整后即進入厭氧生化,厭氧工段的高效運行,能夠極大地減輕后續好氧工段的運行負荷,減少堿的投加,從而保證廢水處理設施連續平穩運行,且運行成本下降。
廢水預計處理效果:
表1 處理效果分析表
項目 | 預計出水COD(mg/L) | 去除率(%) |
原水 | 30000 | - |
預處理 | 21000 | 30 |
UASB厭氧反應器 | 2100 | 90 |
好氧系統 | 210 | 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