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酯廢水主要來源于聚酯樹脂、滌綸纖維、PET瓶片等化工生產過程,其特點是有機物濃度高、成分復雜、含有苯環類化合物及酯類難降解物質、可生化性差。傳統的“物化+生化”處理工藝在應對這類廢水時,往往存在處理效率低、系統運行不穩定、出水難以達標等問題。隨著環保標準的不斷提升,近年來涌現出多種新興聚酯廢水處理技術,正逐步在聚酯廢水的治理中得到應用。
其中,臭氧催化氧化技術近年來在工程實踐中表現良好。該技術通過臭氧在催化劑作用下生成強氧化性的羥基自由基(·OH),可有效破壞廢水中芳香族化合物和酯類物質的分子結構,顯著降低COD和色度。其優勢在于反應速度快、脫色效果好、不產生二次污染,適用于處理高毒性、難降解的聚酯廢水。但臭氧發生系統能耗較高,催化劑易失活,運行成本相對較高,限制了其在大規模項目中的廣泛應用。
電催化氧化作為一種綠色氧化技術,近年來也受到越來越多關注。該工藝利用電極在通電條件下產生強氧化性物質,對廢水中復雜有機物進行氧化降解。其優勢在于無需投加化學藥劑、操作靈活、適應性強,尤其適合中小水量、水質波動大的聚酯廢水處理場景。但其主要缺點是電耗較高,設備投資大,對電導率有一定要求,限制了其在低鹽廢水處理中的應用效率。
此外,膜分離技術特別是納濾(NF)和反滲透(RO)正在被越來越多用于聚酯廢水的深度處理與回用環節。這類技術能夠截留溶解性有機污染物、鹽分及部分微量成分,使出水達到工業回用水質標準。其優勢在于出水水質穩定、透明度高,適用于對回用水質有嚴格要求的項目。但膜系統存在投資大、運行成本高、易污染、清洗頻率高、維護復雜等問題,對預處理要求較為嚴格。
近年來,生物強化技術也在不斷進步,通過投加降解菌群或構建復合微生物系統,提升傳統生化處理對聚酯廢水中難降解有機物的去除效率。相比傳統生物處理,生物強化技術在提升系統抗沖擊能力、縮短啟動時間、提高處理效率方面表現更優。但其對進水水質要求較高,需確保毒性物質濃度處于微生物可承受范圍內,否則可能造成菌群失活,影響處理效果。
這些新興聚酯廢水處理技術各有特點,適用于不同場景下的治理需求。企業在選擇時應結合自身廢水特性、排放標準、廠區條件及運維能力進行綜合評估。一個匹配度高、運行穩定的技術方案不僅能實現長期穩定達標排放,還能為企業實現綠色轉型與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廣州漓源環保技術有限專注于工業廢水處理19年,擁有研發技術團隊,并具備豐富的工程經驗和技術服務能力,為企業量身打造污水處理解決方案,助力企業實現環保合規與高質量發展。如果您也有聚酯廢水處理的需求,歡迎咨詢漓源環保工程師。漓源環保工程師聯系電話:辛工:13580340580 張工:13600466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