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漓源環保給大家介紹一下丙烯腈廢水新型處理技術,丙烯腈廢水處理目前比較成熟的生化法、焚燒法等由于其適用性、能耗等因素,在當今國際與國內環保意識逐漸提高的大背景下逐漸失去優勢,以電化學氧化、臭氧催化氧化等為代表的氧化技術以及丙烯腈廢水轉化技術在丙烯腈廢水處理中參與度不斷提升,丙烯腈生產企業需要根據環保條令不斷改進或選擇處理方法。
1、膜分離法
膜分離法處理化工廢水的問世已有相當長一段時間,但近年來由于材料等技術的迅猛發展膜分離法才得到了眾多研究人員的關注,膜分離法利用滲透壓的原理將污染物質與溶劑分離,優點為無二次污染、能耗低、占地面積小;缺點是造價昂貴。利用微濾、超濾、納濾、反滲透等方法可以逐步去除廢水中的COD、CN-等污染物質,目前,價格低廉,長壽命的膜材料為制約膜分離法用于丙烯腈廢水處理的因素,且膜法僅將污染物與溶劑分離,并未對污染物進行降解,后續仍需其他方法對污染物進行處理。
2、超臨界水氧化法
當水在374.3℃、22 MPa的狀態下到達超臨界狀態,水的物理性質尤其是溶解性能與常溫常壓下差別巨大,水對有機物有著很強的溶解能力但無機物以及鹽類難溶于其中,由于此種特性加上高溫以及高壓使得水成為有機物質氧化反應的理想介質。
3、芬頓氧化法
芬頓氧化是H2O2與Fe2+反應產生強氧化物質OH·,OH·具有極高的氧化還原電位,可將大量難降解污染物礦化,芬頓氧化法目前在印染廢水、含油廢水、含酚廢水等化工廢水處理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采用芬頓氧化對丙烯腈生產廢水進行預處理,試驗表明在佳條件下,COD由初始的27500 mg/L降低至4780 mg/L,去除率為82.62%,B/C比由原水的0.12上升出水至0.29,在降解COD的同時有效提高了廢水的可生化性。芬頓氧化法技術成熟,效率高,簡單易行,但反應需要大量H2O2,成本較高,但反應產生大量鐵泥也為后續處理增加了難度。
4、電化學氧化法
電化學氧化法分為直接氧化與間接氧化,直接氧化即污染物在陽極上受電子傳遞作用直接降解為小分子物質或礦化的過程,間接氧化是利用產生的強氧化物質降解污染物,如羥基自由基(·OH)、活性氯等降解污染物。褚衍洋等[10]在以鈦基二氧化錫為陽極,石墨為陰極,pH為2.5,板間電壓為5.0 V的兩電極體系下,4 h后丙烯腈廢水COD去除率除可達到60%以上。
5、催化臭氧氧化法與活化過硫酸鹽氧化法
臭氧具有較高的氧化還原電位,也可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產生強氧化性物質·OH,但臭氧溶解度較低一直是該技術的瓶頸,催化臭氧氧化技術將臭氧氧化的單一氣液傳質轉變為氣液固多項反應,反應過程中產生OH·將污染物氧化分解;活化過硫酸鹽氧化法利用過硫酸鹽在高溫、過渡金屬催化、紫外光照射等條件下活化產生硫酸根自由基(·SO4-),·SO4-在一定條件下其氧化還原電位可以超過·OH,因而對污染物降解更加高效。
6、轉化法
丙烯腈廢水中的部分物質可以作為化工原料進行生產其他化工產品,變廢為寶,符合綠色化工生產,目前實例報道較少,主要問題是產品純度較低、反應不易實現等,實驗室研究階段目前有所進展,采用水熱技術,探究了在堿性水熱條件下,丙烯腈、乙腈和琥珀腈三種丙烯腈廢水中主要腈類污染物轉化為有機酸的佳反應條件和可能的反應途徑。并根據實驗結果優化反應條件,實驗結果表明在佳反應條件下,丙烯腈廢水轉化為丙烯酸1.33×104 mg/L,甲酸1.98×104 mg/L,乙酸9.40×103mg/L,為水熱堿催化法在丙烯腈廢水資源化工程中的應用奠定了理論基礎。
漓源環保工程師聯系電話:辛工:13580340580 張工:13600466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