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酯纖維生產廢水是我國工業污染治理中的一個重要議題。隨著化纖工業的快速發展,聚酯纖維作為其中的主要產品,其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處理問題日益凸顯。聚酯纖維的生產涉及多個環節,包括酯化、預聚、聚合、紡絲和后處理等,每個環節都可能產生廢水。這些廢水的特點在于其化學成分復雜,含有大量的有機物、酸堿物質以及重金屬離子。其中,有機污染物主要包括對苯二甲酸(PTA)、乙二醇(EG)等,這些物質對環境尤其是水體的污染極為嚴重。
聚酯纖維生產廢水的處理難點在于:
高濃度有機物的去除:COD(化學需氧量)和BOD(生化需氧量)值通常很高,對處理技術提出了挑戰。
難降解物質的處理:某些有機物難以通過常規的生物降解方法處理。
色度和重金屬的去除:廢水色度高,且可能含有毒性重金屬,需要特殊處理。
針對這些問題,目前采用的廢水處理技術主要包括物理化學法、生物法和組合工藝。物理化學法如絮凝、沉淀、吸附等用于初步去除懸浮物和部分有機物;生物法通過微生物的作用進一步降解有機污染物;組合工藝則是將多種方法結合使用,以提高處理效率和效果。
針對聚酯纖維生產廢水的特性,目前主要采用以下幾種處理技術:
物化預處理:目的是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降低COD濃度。常用技術包括混凝沉淀、氣浮、吸附、高級氧化法(如芬頓氧化、臭氧氧化)、微電解、汽提法等。這些技術能夠去除廢水中的懸浮物、膠體物質、有機物等,為后續生物處理創造有利條件。
生物處理:目的是利用微生物降解廢水中的有機物。常用技術包括厭氧生物處理和好氧生物處理。厭氧生物處理(如UASB反應器)在無氧條件下,通過微生物將有機物轉化為甲烷和二氧化碳,有效降低廢水的COD濃度。好氧生物處理(如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在人工充氧條件下,通過微生物降解廢水中的有機物。
深度處理:目的是進一步凈化廢水,確保出水水質達標。常用技術包括膜技術(如MBR)、高級氧化技術等。膜技術通過膜分離作用將凈化后的水和活性污泥進行固液分離,提高出水水質。高級氧化技術作為深度處理的一部分,進一步去除難降解有機物。
此外,還有臭氧催化氧化-MBR-固定化曝氣生物濾池(G-BAF)-生物強化-碳濾組合工藝等先進處理技術。這些組合工藝能夠有效處理難降解的有機物含量高的聚酯化纖廢水,實現廢水的無害化和資源化回用。
如有廢水處理需求,歡迎與漓源環保工程師聯系一對一定制
漓源環保工程師聯系電話:辛工:13580340580 張工:13600466042